“BIM+智慧工地”的全方位指导案例,太全面了!
01
— 项目简介 —
锦艺四季城香雅苑一期项目包含6栋住宅楼、一栋幼儿园 、地下车库及人防地下室工程。项目位于郑州市惠济区苏屯路北、固城路西。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本工程总建筑面积93369.6 m2 ,其中2#为33F住宅楼,建筑高度99.45m,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5#、6#、7#、8#、10#楼为11F住宅楼,建筑高度35.3m,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9#楼为2F其它配套辅助设施,框架结构。11#楼为3F其它配套辅助设施,框架结构。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为-2F其它配套辅助设计,框架结构。
02
— 采用BIM技术的原因 —
1、项目需求
2、公司要求
本项目被公司定为“BIM+智慧工地”应用试点工程,作为全公司BIM应用标杆,起到一个灯塔效应,使各项目实实在在的感触到科技在项目真实落地并辅助现场施工,为以后公司全面推广“BIM+智慧工地”应用做试范引领及经验总结。
3、管理标准化
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提供的各种信息数据,实现统一指挥、整改、资源调配等工作的落实;直接控制现场作业,掌握现场作业的进度,切实提高现场作业质量,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实现施工现场实时管理,保障项目施工进度的正常运行;在技术手段上实现革新,从而解放管理人员的部分工作职能,提高管理人员的现场管控能力,降低项目的管理成本,提高项目收益;总结出一套管理流程,建立一套实施标准,组建一支项目信息人才综合性管理团队,并快速复制、推广到其他在建或新开项目的管理工作。
4、平台智能化
建设一个智慧工地系统平台,把安全、质量、劳务、进度数据集成到一个平台整合,以信息化的手段支撑整个建造过程,达到安全、质量巡检智能化,劳务人员管理全面信息化,施工方案实现模拟优化,交底实现直观可视化。
03
— BIM+智慧工地应用方案 —
(1)BIM团队介绍
项目在开工初期便调配公司内部BIM相关技术人员组建项目BIM工作站,项目工作站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担任BIM工作站站长,配备少数专职BIM技术人员和多名项目兼职员工;负责项目BIM技术具体实施,负责完成企业与项目签订的《项目BIM技术应用目标责任书》的BIM技术应用落地工作。
项目BIM工作站各专业负责人3人,兼职BIM建模人员3人,参与BIM应用落地人员35人, 持有相关图学会举办BIM技术一级能力证书人员6人、二级能力证书1人。
(2)组织架构
(3)工作职能
(4)项目启动
本项目正式开工时间为2019年3月13日,第一次进行智慧工地应用沟通时间为2019年4月1日,当日召开项目启动会并正式开始实施。参与项目启动会的部门包含公司技术部、工程部、BIM中心,项目技术部、工程部、质检部、安全科、商务部、行政部及劳务公司共计10个部门,分别提出自己的所需求的应用场景,进行场景的整合,对应引入的方式进行落地应用。
(5)人员培训
智慧工地各应用场景到目前为止依旧在不断的更新、优化、升级中,所以培训也在持续跟进中,共计实施整体培训22场,各模块单独培训场次共计53次,小规模讲解沟通等工作若干。主要讲师为公司BIM中心人员、广联达实施人员、河南广筑咨询有限公司等人员。
(6)实施方案与标准
经过前期的沟通学习,形成一套可推广的项目整体信息化应用方案,覆盖项目管理各个模块及相应责任部门,整理安全、质量、进度、人工智能、劳务等管理流程及岗位流转标准共计17项,为BIM技术和智慧工地在项目的开展实施,奠定了落地应用的方向。
(7)项目分区信息化应用
(8)BIM设备投入
04
— BIM+智慧工地落地应用过程总结 —
1、BIM技术助力安全文明管理
BIM技术人员运用Revit建模及后期渲染等技术手段,对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策划,完善企业安全措施标准,实现策划先行、标准化管理,完善公司安全标准化图册的修订工作。
2、BIM技术助力质量管理
2.1图纸会审、图纸管理:项目BIM技术人员利用Revit建模及后期渲染等技术手段,完成项目图纸会审工作,提前发现并解决图纸问题463项,减少258项图纸变更问题,深化并优化设计达到322项。项目技术负责人利用广联达图纸管理系统,通过设计院每次下发的设计图纸及图纸会审的深化优化的结果均按照日期进行编号上传,使变更关联图纸及模型,在网页端便于图纸问题的统计及查看,在手机端随着生产进度的情况设置手机推送提醒功能,避免变更处的现场施工遗漏等工作。
2.2质量样板标准化:项目BIM工作站技术人员根据项目设计特点及现场施工情况,完成质量、安装等样板的建模工作,利用VR设备及相关软件及插件,达到虚拟模拟体验的效果,节约现场制作实体样板的工时、材料等费用,不但整体体现了项目施工技术的科技含量,并且使项目施工更加绿色化。
2.3技术交底可视化:项目BIM工作站利用Revit建模及后期渲染等技术手段,对设计图纸及现场重难施工节点进行三维建模工作,达到施工节点技术交底可视化,起到直观易懂的效果。
2.4作业工序标准化:项目BIM工作站利用Revit及Lumion等软件对各节点进行施工工序建模及渲染工作,主要对一线员工、新进员工及工人进行作业指导,避免因作业工序颠倒,造成施工浪费 。
人工智能
使用劳务实名制系统与智能安全帽结合的方案。工人进场时通过身份阅读器读取身份证信息进行实名登记,项目场区内采取双天线工地宝,对没动单体人工进行统计分析管控,对各工种进行数据统计,实现人员管理自动化,实时查看施工情况,形成档案生成报表,为辅助考勤、任务管理、工资发放及各工种工效分析等提供可靠数据。
利用双天线工地宝设备,对每栋楼进行防护维护措施,只预留一个安全通道,在安全通道处加装双天线工地宝,对本栋楼的进出、场工人分别进行统计,以精确核定本楼各工种的当日用工量,当本楼钢筋设计总量及钢筋绑扎面积是一定的,本楼的钢筋工的用工量是用双天线工地宝精确统计出来的,那就能核定出本栋楼的单位钢筋工效,依照此方法还能核定出单位砼工工效、单位模板工工效等等。由多个单体数据形成整个项目的各单位工种的工效数据,再有多个项目的工效数据形成企业的工时定额。
本项目通过各种人工智能设备,到目前为止相较传统管理模式节约人工共计786工日,直接节约人工工资15万余元。
本项目通过“BIM+智慧工地”技术,将本项目各劳务分包队伍加入到管理系统中,分包单位需要将相关资质信息报备项目相关人员,由项目负责人将分包信息完善至分包名录,从而帮助企业积累分包单位大数据。与公司合作过的劳务分包,均会在系统中留存对应记录,合作过的分包可以直接选择进场。同时,项目会定期对分包使用进行评价,一旦发现问题,直接填写不良记录,形成公司自己的分包队伍黑名单,为未来长远的分包合作提供真实的数据依据。
充分利用平台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二次开发挖掘。例如对管理人员日常管理行为的分析,可以获得不同员工的综合管理能力对比信息,为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对单体楼号或流水段负责人的日常安全行为分析,获得该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优势和短板,针对性的对项目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为员工赋能。通过在线的管理数据分析各单体负责人员质量问题、安全问题整改效率,分析员工执行力。还可以通过劳务实名制管理对各专业班组用工情况进行分析。